【幹貨】2025年母嬰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    DATE: 2025-07-11 06:07:51

從文化遺存時空來言,地質文化遺產極其豐富,藏在深山人不識。

南方日報訊(記者/何苑妮周人果)1月9日至10日,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文化和旅遊廳、省地質局指導開展的“紅動古道綠動鄉村”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係列展示活動在梅州市梅江區、大埔縣、平遠縣舉行。媒體采訪團、粵港澳青年、文旅研學專家、省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專業誌願者實地走訪中央紅色交通線、華南教育曆史研學基地等節點,係統了解南粵古驛道沿線紅色資源的創新性活化利用做法和成效。

【幹貨】2025年母嬰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

1月9日,中央紅色交通線(南方線粵東段)紀念柱在大埔縣棣萼樓、伯公凹分別揭幕啟用,並首次提出中央紅色交通線(南方線粵東段)多種路線走向,進一步推動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,助推梅州蘇區鄉村振興發展。目前,中央紅色交通線(南方線粵東段)中的大埔茶陽—伯公凹段規劃前期研究已啟動,未來將打造成為我省紅色革命教育新載體。1月10日,粵港澳教育及旅遊研學專家、學生來到華南教育曆史研學基地之一——位於梅江區的熊銳故居,深入了解華南教育曆史。

【幹貨】2025年母嬰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

同日,活動參與人員來到全省60個省定“紅色村”黨建示範工程之一——平遠縣仁居村。近年來,仁居村以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為契機,結合鄉村振興戰略,依托“紅色村”創建,對紅色文化資源重新活化利用,帶動紅色旅遊等產業發展。

【幹貨】2025年母嬰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

廣東南粵古驛道活化行動始於2016年,以活化利用紅色文化作為工作重點,先後打造出南粵“左聯”之旅、華南教育曆史研學基地、平遠“尋烏調查”之旅等多條經典紅色體驗線路,將古驛道沿線紅色資源與綠色鄉村有效串聯,多路徑活化利用紅色遺產資源,帶動沿線鄉村生態振興、文化振興。

“紅動威海·我心向黨”紅色故事講解大賽作品展播:殷玉明《榜樣:殷樹山》據介紹,此次展覽將持續展陳到11月底,充分展現河北籌辦冬奧會的亮點成效。

此次畫展中,共展出全國優秀中國畫、油畫、版畫等藝術門類畫作共計135幅,其中精選出清華大學美術美院知名畫家作品32幅;北京市朝陽區油畫家協會、北京藝術研究院作品30幅;河北畫院作品22幅;張家口畫院51幅。主辦方表示,這次展陳的所有藝術作品主題鮮明,內涵豐富,形式多樣,將自然之美、運動之美、藝術之美完美交融,通過藝術特有的表現形式,充分體現了運動健兒拚搏向上的奧運精神和友善和諧的人文精神。

並且此次畫展也結合了張家口市良好的生態環境、豐富的冰雪旅遊資源,全麵地展示了張家口冰雪藝術的魅力,為2022年冬奧會增添了一抹絢麗的冰雪文化色彩。為了進一步助力2022年冬奧會,促進京津冀藝術文化協同發展,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帶動更多的人積極關注冬奧、了解冬奧、參與冬奧,在本次展覽活動中特邀請了北京、河北兩地知名藝術家,通過他們精湛的藝術水準展示冬奧冰雪文化魅力,彰顯全民助力冬奧的巨大熱情與美好願景。